基本制度
一、指導思想
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的總體要求,以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創新發展和農民增收為著力點,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為主導,整合優化全省農業科技服務資源,構建高效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和重要的科技特派員工作平臺—科技超市,面向現代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科技型企業、科技型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專業大戶和廣大農民的實際需求,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綜合科技服務,探索科技服務“三農”的新模式、新機制,解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打造全國一流的農村科技服務品牌,為促進我省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和農民致富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務支撐。
二、科技超市的定位
科技超市是農村科技服務的一種新模式,借鑒現代商品超市的理念,將品種、技術、成果信息等科技要素整合到科技超市平臺,提供各種農業科技服務,提高農民對科技的認知度與接受度,著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與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的示范推廣??萍汲幸杂械昝?、隊伍、網絡、基地、成果、品牌等“六有”為主要模式,以有形與無形產品為商品,構建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信息流與技術流相結合、網絡服務與專家服務相結合、日常服務與專題服務相結合、咨詢服務與培訓服務相結合的科技超市,形成總店、分店和便利店三級科技超市網絡,積極探索特色明顯、長效穩定的農村科技服務新機制,提高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三、科技超市“六有”的內涵:
店面是直接面向廣大農戶,提供科技服務的場所,分為分店和便利店二類店面。
隊伍是開展各類科技服務的專家服務團隊,分店、便利店組建不同層次的服務團隊。
網絡是科技超市開展信息服務與互動交流的網上平臺,建設“江蘇農村科技服務超市”網上銷售平臺及線上交流分享平臺。
基地是進行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展示與試驗示范的場地,分店和有條件的便利店分別建立不同規模和功能的基地。
成果是指適宜推廣的先進實用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
品牌是通過實行形象、經營模式、服務規范等統一,打造一流的科技超市服務品牌。
四、建設目標
科技超市以“六有”為主要建設模式,通過運用新型的服務模式,構建長效的運作機制,成為國內一流的服務新品牌,為產業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五、建設任務
1、統籌規劃,切實規范標準,完善店面建設。
完善建設直接面向農民的科技超市分店與便利店,圍繞經濟林果產業,切實做好科技超市分店及便利店建設的規劃建設、農業科技新成果與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組織協調及運行管理等工作。
分店下設的便利店,要切實做好咨詢、培訓等各類日常的科技服務。
2、加快建立科技服務團隊。
科技服務專家隊伍是科技超市開展科技服務的核心力量。分店結合本地特色經濟林果產業,在涉農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業、鄉土專家中遴選具有一定服務經驗和技術專長的科技人員組成科技專家團隊,承擔日常的科技咨詢與技術服務。專家團隊不定期為下設的便利店提供科技咨詢服務。
3、加快網上超市建設,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
網上超市是便捷有效的科技服務手段,重點建設白茶園經濟林果產業分店網上銷售渠道。同時加快分店科技信息公示欄及網上信息發布平臺的建設,為廣大農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務,提升科技超市信息化服務的能力。
4、加快基地建設,促進成果的試驗示范與推廣。
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是加快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分店建設約70畝的科技超市示范基地,切實做到標準較高、設施較先進、功能相對齊全,有效展示新技術、新成果,有效開展新品種、新技術在當地適應性的研究。
5、加快品牌建設,提高科技超市影響力。
以創建國內一流的科技服務品牌為目標,建立完善分店及便利店建設與運行模式;開展店面設計、店牌標記、店員服飾、服務規范的四統一,提升店面的形象,堅持對產業創新的系統服務,不斷擴大科技超市的品牌影響力。
6、加強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研究探索。
重點開展科技超市市場化運行機制、科技服務與經費保障平衡機制、考評與獎勵機制、新成果轉化與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機制、協調與溝通機制等研究,為科技超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
建設標準
1、規模布局合理。分店、便利店所處位置交通便利,設有店面,分店和有條件的便利店設立示范基地。店鋪內設有成果展示區、成果交易區、技術咨詢區、信息發布區等功能區。便利店營業面積在30平方米以上,設有成果展示區、信息發布欄等。
2、店容店貌規范。超市店面設計、店牌標記、店員服飾、店規的四統一。
3、設施條件具備。有電腦,打印機,話筒,電話、傳真等必要電子設備,互聯網開通。
4、工作人員配定。分店配定5名以上工作人員;便利店配定2名以上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必須經崗前培訓,有相應業務知識。
5、科技服務規范。定期開展科技咨詢,信息查詢,農產品信息發布。定期開展科技培訓,新技術、新產品推廣等服務。及時收集需求與難題信息,解決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問題。
6、證照齊全,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杜絕假冒偽劣。
服務內容
1、科技咨詢服務
農民通過科技超市分店、便利店將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科技超市工作人員進行反映,科技超市店員在第一時間給予解決。便利店店員直接對來電、來訪農民給予指導,解答農民咨詢的技術問題,或根據需要,派店員到現場進行指導;便利店店員解決不了的技術難題,可向科技服務超市分店專家求助,請求分店專家通過網絡或電話對便利店店員給予幫助,便利店店員在得到專家確切答復后及時向農民進行解答。
2、技術培訓服務
分店組織專家根據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針對農民所提問題或技術需求,采用課堂講座、現場講解等方式開展技術培訓,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解答農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蛲ㄟ^視頻課程等形式,適時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宣傳活動,普及有關專業知識,指導農民登陸“江蘇農村科技服務超市”網站開展遠程培訓,查詢科技信息、市場信息和發布供求等各類信息。
3、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服務
及時將農業生產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公示欄上發布。農民在分店或便利店咨詢相關的技術信息,及時了解市場動向和新技術、新品種信息,解決農民產前、產中、產后技術難題,為農民提供農業新品種、新型肥料、生態友好型農藥、飼料、高效農機具等新產品的應用推廣服務。
4、信息查詢服務
科技超市分店、便利店店員將掌握的新技術信息、市場信息,采取宣傳欄、信息簡報等方式,在所轄服務范圍內把相關信息發布給農民,指導農民進行合理安排、科學組織生產。
5、農產品信息發布服務
科技超市分店把本地區主要推廣的農業品種、預期產量、上市時間、價格走勢等情況進行統計,及時進行發布,農民也可以向分店發布自己的產品信息,解決農民產后的銷售問題。
服務規范
1、店員統一著裝,工裝整潔,表情自然、親切,熱情適度,微笑服務,給服務對象以大方、親切、健康之感。
2、盡可能使用普通話,語調語速適當,語言簡潔、準確、生動,與服務對象打招呼時應禮貌問好,親切誠懇。
3、靈活應用文明服務敬語二十條,即“您、請、歡迎、對不起、謝謝、沒關系、再見”。接待過程中不講粗話、臟話、譏諷挖苦話、催促埋怨話,不講與工作無關的話。
4、電話鈴響后應遵循“鈴響不過三聲”的原則,接聽服務對象電話時,應說“您好,這里是江蘇科技超市××分店(便利店),請講”,“請問,有什么可以幫你的嗎?”,“請稍等一下”,“請您再說一遍”。中斷或掛止電話,應先征得對方同意。
5、接待服務對象時,應說:“您好,歡迎光臨,您有什么需要”,并指明準確位置或派人將服務對象引薦到所需服務的位置。
6、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嚴禁對服務對象鬧情緒、耍態度,服務對象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時,要耐心聽講,不予爭辨,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7、店員準時上班,上班期間內不脫崗。
8、店員必須做到微笑服務、站立服務、耐心服務,在服務過程中絕對不允許有吃、拿、卡、要或故意刁難的行為。